臨邑農商銀行:金融護航“三夏生產” 助力農民“麥海泛舟” 

2020-06-28 18:13:34  來源:大眾網 作者:王麗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王麗 德州報道

  “小滿麥漸黃,芒種開鐮忙”。萬傾麥海,鄉(xiāng)村四野麥浪飄香,又是一派豐收景象。定睛望去,田間地頭、村莊農舍,活躍著身穿“紅馬甲”、身披紅授帶、胸前佩戴黨徽的農商人,忙前跑后,描繪出一幅幅支農、惠農美麗畫卷......

  黨支部共創(chuàng)共建助農民“錢袋子”鼓起來

  走進臨邑縣林子鎮(zhèn)苗甫庵華輝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數(shù)十臺聯(lián)合收割機正在麥田里來回作業(yè),金黃的麥粒如溪流般流進收割機的儲糧倉里。“小麥收割就在這兩三天,得抓緊搶收,多虧咱農商行又給我增加的30萬元授信,添置了一臺收割機、一臺點播機這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了,今年小麥豐收,社員分紅沒問題”。該合作社理事長蔣克輝一邊走下收割機一邊笑呵呵向臨邑農商銀行林子支行黨支部“紅馬甲”金融助農服務隊說到。

  據悉,華輝合作社理事長蔣克輝,中共黨員,苗甫庵社區(qū)書記。早在 2008年在臨邑農信社2萬元貸款資金支持下搞起了木材收購外銷,憑借自己聰明、肯干的勁頭,掙到了錢,日子過的紅似火。自己富了不算富,眼瞅著村里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守兒童老人在家,村里好多耕地被出讓、遺棄或因無勞動力造成收成減產。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村干部,老蔣覺得只有壯大集體經濟,老百姓才能共同富裕起來,2014年老蔣毅然決定注冊華輝糧食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經村民同意后按照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方式將社區(qū)里1300畝地進行土地托管,解決留守兒童老人種地難問題,科學種植,社員參與項目分紅,增加收入。黨支部領辦創(chuàng)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創(chuàng)辦起來,引領鄉(xiāng)親們走規(guī);、集約化經營道路,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合作社需統(tǒng)一種子、化肥、農藥、統(tǒng)一耕、種、收,可資金又是大問題,老蔣便向林子支行提交了貸款申請書。經考察,林子支行不到2天的工夫便給老蔣辦理了50萬元的貸款證,拿到貸款的他帶領入股社員甩開膀子大干起來。現(xiàn)如今黨支部共創(chuàng)共建以來,苗甫庵社區(qū)黨支部與林子支行黨支部結成共建,突出黨建引領,推進壯大黨組織領辦,在臨邑農商銀行信貸資金不斷的支持下,華輝糧食種植合作社由起初的土地承包300畝發(fā)展到承包+土地托管3000畝種植規(guī)模。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隆隆駛過,金燦燦的麥粒收進袋子,秸桿打捆機緊緊跟上,撿起小麥秸桿,吐出一捆捆打好包的秸桿,玉米播種機隨后開進田里,播下種子,不到兩天的時間,合作社3000畝土地就能完成夏糧收割、玉米播種。

  烈日當頭,黃金鋪地、老少彎腰忙三夏,農民傳承了幾千年的農耕、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在臨邑農商銀行信貸資金助力下,村民平均每畝地分紅拿到了1200多元,村集體收入翻了幾倍,農民的“錢袋子”真真正正鼓了起來。

  “e”時代助農贏三夏

  田野里麥浪滾滾,清風徐徐吹起層層碧波,在一處村頭樹陰下,幾名留守婦女和老人在麥田地頭樹陰下喝著茶水,高興地說笑著……

  “現(xiàn)在真是趕上好時侯了,以前,每逢收麥子時侯,挨家挨戶天不亮就要起來磨鐮,一大早就來到麥田,一天下來最多割上一畝小麥,累的腰酸背痛。如今,咱在地頭聽著農商銀行同志們給咱講的啥是“信e貸”、“豐收貸”、“地攤貸”、“化肥貸”、“掃碼付”“手機銀行”,好多新鮮知識,村頭老樹下傳來陣陣歡笑聲。正說的起興,遠處麥田里有人喊:王大叔,輪到你家割麥子了!王大叔拍拍屁股上的土,樂滋滋地向正在田里作業(yè)的聯(lián)合收割機方向跑去。

  走進麥田間,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隆隆駛過,金黃的麥粒如溪流般流進收割機的儲糧倉里。在轟鳴聲中,聯(lián)合收割機所過之處留下一道道麥茬,麥稈粉碎還田,麥子顆粒歸倉,一趟下來收割機滿載而歸。地頭上糧食收購運輸車上載滿了金黃色的麥粒,收糧大戶張萬喜一邊指揮兒子往運輸機上裝糧,一邊騰開手接電話。原來,村頭王大叔一會兒打算賣糧,先詢問價錢。老張對筆者說:收糧啊,也就這一個多月!這些天天氣變化快,糧價一天一個樣,要不是農商銀行早早給俺把10萬元家庭親情貸送到手頭,今年收糧都成問題”。說著指了指在一旁忙活地兒子,這10萬元的家庭貸是讓俺自家兒子為俺擔保貸的,現(xiàn)在,不想找外人擔保,也不愿給別人擔保。咱不想拖累別人,也不想被別人拖累”老張誠懇地說到。

  由于農戶積累資金少,還款來源單一,農民擔保難問題一直存在。在信用環(huán)境日益向好的形勢下,臨邑農商銀行創(chuàng)新家庭親情貸,提出實施“一對一、面對面、戶對戶”的“貸”動生產舉措。在“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的原則下,允許家庭成員之間擔保貸款,以保證像老張這樣的農戶能夠順利、快捷獲得貸款贏三夏。

  “種地不動手,夏收不動鐮,兒子、兒媳打工不用往家趕,不但沒耽誤廠里掙雙倍工資,家里夏糧款安全到賬,這多虧了咱農商銀行幫俺開通了手機銀行,糧款e鍵就到。”王大叔眼瞅著手機糧款到賬的短信,笑的是合不攏嘴。

  據悉,三夏期間,該行針對“三夏”生產形勢緊、資金需求急的實際情況,開辟“三夏”生產貸款綠色通道,按照“規(guī)模優(yōu)先、資金優(yōu)先、服務優(yōu)先”的原則,明確投向,將信貸資金向優(yōu)秀黨員、勞動模范、退伍軍人、文明家庭群體傾斜,重點滿足農民購買聯(lián)合收割機、播種機、灌溉機具、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 將信貸資金向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傾斜,重點支持種養(yǎng)殖大戶、農產品深加工戶、創(chuàng)業(yè)大戶、農業(yè)龍頭骨干企業(yè)發(fā)展; 將信貸資金向優(yōu)質、高產、高效的農業(yè)生產傾斜,支持有市場、有效益、附加值高的特色農業(yè)和科技農業(yè)發(fā)展。以流動銀行、農商銀行紅色書屋為載體,循環(huán)到各鄉(xiāng)鎮(zhèn),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送金融政策、金融產品、科技知識、兩會好政策、好聲音下鄉(xiāng)宣傳。截至目前,該行累計投放三夏農業(yè)生產貸款6789萬元,金融宣講36場 ,為“三夏”生產提供了有力的、全方位的金融保障。

初審編輯:朱學勇

責任編輯:賈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