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朱學勇
責任編輯:黃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曉琳 通訊員 張兆坤 寧津報道
由德州市寧津縣張大莊鎮(zhèn)雙碓村文藝演藝隊的農民自編、自導、自拍、自演的微電影賀歲片《就地過年之退票》在2月11日大年三十上線,至2月18日農歷正月初七,網絡點擊播放量已經突破了50萬。
《就地過年之退票》是雙碓村文藝演藝隊拍攝的第七部微電影,講述的是同村結伴外出打工的四位男青年買到了車票,正沉浸在即將回家過年的歡樂中,卻從電視上得知了春節(jié)期間“非必要不返鄉(xiāng)”的倡議,大家經過一番思想斗爭,說服在家一張張撕日歷、算時間盼兒歸的父母和興高采烈辦年貨、做吃食的妻子,最終退了車票,開啟就地過年模式!皣液昧,小家才能好!彪p碓村文藝演藝隊隊長段書榮說!拔覀兿Mㄟ^這部微電影,呼吁大家就地過年,同時也彰顯普通老百姓、外出打工人的社會責任感,感謝他們?yōu)橐咔槌B(tài)化防控做出的貢獻。”
徐長征是微電影《就地過年之退票》的編劇、導演兼攝像。他從1月21日起,利用半個月的時間創(chuàng)作出劇本、確定好演員。2月4日是傳統(tǒng)小年,24位演職人員來不及吃一碗小年的餃子,緊鑼密鼓地投入到拍攝中,每天連續(xù)10多個小時高強度的拍攝、制作,只為能在大年三十準時上線!半m然我們都是非專業(yè),但是大家的熱情很高漲!毙扉L征說,“這部微電影拍起來比前幾部都要順利,演員們有了以往的演出經驗,能夠還原生活本真。”
2015年,雙碓村文藝演藝隊的隊長段書榮帶領隊員們在本村自編自演了一場熱鬧的“村晚”,當時的節(jié)目很單一,只有歌曲、舞蹈、秧歌,但周邊村莊兩三千名老百姓前來觀看!暗谝荒贽k‘村晚’,整個文藝演藝隊都沒有人會說普通話,我們從鎮(zhèn)上‘借’了一名小學老師來報幕。”雖然時隔六年,但段書榮記憶猶新,“演出結束,有的村民留下來幫我們收拾道具,拉著我們的手,盼著我們明年再演!2016年,他們的“村晚”辦起來游刃有余,還增加了小品、三句半等,叫好又叫座。為了更好地展現新農村、新農民、新風貌, 2017年,雙碓村文藝演藝隊決定“改行”拍攝微電影,發(fā)布到網絡上,讓更多的人從微電影中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就這樣,20多名連電影院都沒進過、最高學歷只有初中文化、平均年齡45歲的普通農民放下鋤頭拿起劇本,以祖祖輩輩生活的雙碓村為“影視基地”,策劃拍出第一步微電影《彩禮風波》,這部微電影直擊高額彩禮,倡導節(jié)儉新風,網絡點擊播放量超過60萬,大伙越演越帶勁、越演越上癮。
“我們拍的微電影都很有教育意義,不僅教育觀眾,我們自己也從拍攝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段書榮說。今年17歲的徐全鵬承擔微電影后期制作任務,制作第一步微電影《彩禮風波》的時候他只有13歲,四年微電影拍攝制作的經歷鍛煉了他為人處世的能力和勤思好學的韌勁。演員張學芝在現實生活中大大咧咧,以前對婆婆只喊“孩子奶奶”,出演了《藥費風波》中通情達理的“大兒媳”后對自己的日常言行進行反思,現在對待婆婆恭敬有加,夫妻關系也比之前更加融洽。33歲的演員殷海明被同伴們刻苦努力的精神感動,他重新拿起書本,考取了煙臺大學的成人自考,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
拍成七部微電影著實不易。少經費,段書榮拿出自家賣豆子的2000元錢用到演出中;不認字,黃國森讓別人把臺詞錄到手機上,一遍遍聽、一遍遍背;腳受傷,李金亮咬著牙完成推木頭箱子場景的拍攝,一場戲下來,汗水把衣服都濕透了。
“雖然拍微電影沒有一分錢的回報,但這幫莊戶演員一點不在乎,他們愿意演農村、演生活,為弘揚新時代農村文明新風尚做出貢獻!倍螘鴺s說。